首页 关于我们 走进汉中 产品展示 产品营销 有机养生 新闻动态 官方商城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
养生专题
招商动态
诚聘英才
行业动态
公司视频
有机资讯
 
公司新闻
 
有机食品大有希望、前途无量
来源: 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6/19  字号:
第八期全国有机食品开发和信息交流讲习班》闭幕式上的讲话

  金鉴明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需求的增长

  1、近50年来,我国食物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84年由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阶段,食物生产能力低,人们食物结构单一,对食物的需求突出反映在数量上;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到现在,由温饱向小水平过渡阶段,这一阶段食物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而且质量上有显著要求,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从数量转向质量。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满足了人们消费变化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综合要求特别是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使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保证提出了要求。

  目前广大农村的面源污染主要有三方面,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排放引起的污染,因而国家环保总局把上述三方面问题作为现阶段农村污染和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主要问题来抓。农药、化肥科学合理使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业病虫害,对促进农业稳定、高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大量使用会造成农村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加剧,使土壤污染和退化,水体大面积污染和富营养化,从而将污染转嫁于粮食作物、蔬菜、瓜果……,影响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农田污染还影响蛇、蚯蚓及鸟类等有益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数量的减少。

  1983年前,六六六、DDT等高残留有机氯农药在我国广泛使用,六六六400万吨,DDT50多万吨(总用量),用药量之大,使用范围之广,世界罕见。后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农药室提出要禁用,国家采纳了该建议。取代品甲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磺酰脲类除草剂又出现了不少污染问题。90年代福建省土壤中六六六、DDT含量最高分别为0.891毫克/公斤与1.04毫克/公斤,说明残留量大,不易分解,而取代品虽易分解、但用量大,同样污染环境。

  化肥对农作物增产作用较大,但过量使用,流失于环境的量也大,从而造成土壤物理性状恶化,肥力下降。

  化肥施用量90年代比50年代增长332倍。化肥施多了,土壤中硝态氮增加,蔬菜中增加硝酸盐含量。国外标准为250-360毫克/公斤,北京菠菜曾测出高达2358毫克/公斤,近超10倍。氮及家畜粪便使水库污染呈硝酸盐、氨、尿素、亚硝酸盐等形式存在,特别是硝酸盐经降解生物转化为亚硝氨进入人体是一种致癌物质。

  人们餐桌上的蔬菜,如韭菜是农药打底,上催化肥催厚催粗,品种退化,失去原味,使人不敢食用;各类生长激素给予家畜家禽再转入人体,也促小孩肥胖并增加抗药性。人们不禁要问:在餐桌上我们还能吃什么?因此,促使人们寻找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3、山区(内陆山城)以绿色为主题,突出当地特色,发挥优势,立足市场、打造出绿色产品、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牌子来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社区。

  湖北省十堰市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建成生态农业基地7.5万公顷,生产无污染蔬菜、茶叶、食用菌、天麻等绿色食品并形成产业,农村绿色食品占农产品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7.8%,并继续有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品(主要是绿色食品)得到国家认证,出口呈现良好态势。从抓绿色产品认识到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何况从生态环境推动绿色食品的保障来看,体会到生态环境之良好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比有形经济宝贵得多。由此,对西部地区大开发来讲,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具有类似同等优势和条件的地方大有开发前景,绿色、有机食品推动山区致富是大有前途、大有潜力的。

  4、目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占有显著的极重要的地位。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央批示必需要调整结构。广大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需处理好农村、农业、农民三者的关系,这三方面问题的解决用调整产业结构这根红线串起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化和农民富裕化。近几年中央、国务院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国家环保总局在中央和国务院的批示下,制定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工作方针。在全新的并重并举的工作方向指引下,发展了生态示范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城市、生态省的构建,在此形势下各决策部门及省领导意识到发展绿色产业既能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产业所需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同时还能推动特色经济,让农民致富,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

  另一原因是一些高层决策部门、农业部门或各省和农林牧副渔部门意识到参加WTO后有利有弊,具体部门、行业、产业将受到严重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对农业的冲击。一些大宗农业有条件的要转产,有不少省的规划中把种植大米、玉米、小麦等作物改为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部分农业转向畜牧业、开辟畜牧业基地、养殖基地、水产基地(例如北京效区……),一方面适应加入WTO后的态势,另一方面促进中国民众食物结构的改变,增加动物性蛋白和奶制品营养。

  产业结构调整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的提出反映在各省的规划中。远的不说,就从最近吉林和黑龙江生态省规划的编制中即反映出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在这两个省的重点产业建设中占有显著的位置。

  二、有机食品开发潜力很大,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当然,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例如:①法规、标准方面,国家有机产业的法规、生产标准尚在酝酿中,急待完善和出台。②监管体系方面,尚没有专门机构对有机认证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尚未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③组织生产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还需切实加强对有机食品的市场和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全过程控制,谨防生产出不符合有机认证标准的食品,从而对有机农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④宣传力度问题,国内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概念缺乏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

  不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充分看到我国开发有机食品具备着众多的有利条件,开发有机食品是切实可行的,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在此,我想强调几点有利条件:

  1、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重视有机食品的开发和发展

  去年10月31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二届四次会议上温副总理指出:“要加强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我国发展有机食品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今年2月,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作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又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特急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江总书记在今年3月11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又提出了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有机食品开发工作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从而进一步将有机食品开发工作提到了保证食品安全和保障国民健康的高度。

  2、各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及他们所领导的各厅局在制订十五规划农村工作领域时,都强调要创导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其中打绿色产品的旗号很多,前面所述生态省就是突出的例子。

  3、各地已经构建许多绿色生产基地,加上我们培训班的技术指导和企业及企业家的参与所创造的各种模式,形成在技术上、生产方式上的合力,共同推动有机食品的开发和发展。

  例如:江苏瑞康有机食品公司是我国最早进行有机食品贸易的公司之一,南京市溧水县思源有机食品公司建立了大米、茶叶、果蔬有机农业基地,江苏姜堰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卓有成效并生产出经过论证的绿色食品河横牌大米,江苏省制定的有机食品发展战略。

  浙江省,有机茶叶的基地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

  安徽省,已有十几种经过认证的有机食品。

  江西省,制定了全省有机农业生产规划,一年来申报绿色产品116个,被认证65个。

  湖北省刘川县绿色食品产品销往日本,产值3年翻了4番还多。

  深圳已建5000多亩无公害蔬菜科技市场,计划5年将建2.5万亩无公害蔬菜,实施从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监测网络和安全食用放心菜管理体系。

  黑龙江省投资5500万元将建一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全省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已达18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有45家。

  吉林省的绿色食品由10个产品、8万亩监测面积发展到120多个产品、91万多亩监测面积,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达60家。

  福建的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目前是全国唯一上市的农业科技公司,已认证的绿色食品品种10个,面积7000多亩,已认证的有机食品(水果、蔬菜、芦荟)10多个品种,面积700多亩,为福建省撑起一片蓝天。

  模式上,提倡企业+农户+基地+市场,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开发;研究上,绿色营销观念--绿色产品策略--绿色价格策略--绿色营销渠道策略,从而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商品化的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绿色生态道路的理念模式是21世纪资源--商品-资源的良性循环,促进商品农业--市场农业的发展。

  4、国际形势的发展,全球化经济的进程和参加WTO将更推动绿色产品的进程和绿色食品大众化,绿色食品价格较有机食品低,要求没有有机食品高。但加入WTO以及生活水平从小康向中康迈进时,人们必然要更进一步要求有机食品的扩大和推广。这潜力和需求也许当前预测不到,但加入WTO的大形势和民众的呼声二方面的推动,有机食品逐步会走上主导产品的地位,这一趋势必然会到来。

  21世纪将是人类经济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更加迅猛发展的世纪,工业的全球扩散,市场经济的全球推进,科学技术的全球合作,信息化的全球影响势不可挡。但同时环境问题全球化,生态危机普变化,自然资源争夺的白热化,人地矛盾的尖锐化亦将更为突出。

  在这二方面中看到一种全球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中有机食品已找到它自已应有的定位,即遵循生产资料的利用要资源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要合理化、对环境有害的资源使用的排放要减量化、农产品生产要科学化(提高科技含量),产品经营使之市场化、商品化、真正使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到达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是有机食品在21世纪--生态世纪进程中的一大贡献,也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安全、健康、和谐的贡献。

  总之,生态化和绿色标志是21世纪的主旋律,以绿色为主题,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不仅要优美、清洁、健康、舒适,而且要求食品要安全、高质、富有营养。有机食品不仅能承担上述任务,同时它在改善自然环境和推动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不可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机食品的开发与发展前途无量,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荣誉证书 在线招商 加盟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