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圣水滋润 农人精心呵护
翠草碧叶有机大米汉中开镰收割
本报讯(记者 王天玉 实习生 康萍 秦小瑞)金秋的汉中盆地满目一片碧绿,宽阔的汉江两岸稻香鱼肥。9月23日,翠草碧叶生态农业第二届水稻文化节暨汉中稻谷摄影大赛启动,记者再次来到“中国汉中有机富硒大米之乡”——南郑。

龙池圣水
在该县黄官镇何家沟的稻田里,一片繁忙、热闹、喜庆的景象,西部首家1.5万亩的纯天然、无公害、原生态的富硒水稻,隆重开镰,开始收割。这里海拔720米,草叶肥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生态气息。

龙池鸭
而在海拔1450米处的龙池,漫山遍野的格桑花盛开,迎着太阳怒放光泽,五彩缤纷的花骨朵儿争妍斗艳,完全是一个花海的世界,世外桃源的仙境。清新的空气,天然的氧吧让人放松身心、如痴如醉。

龙池圣水浇灌
龙池圣水顺势而下,浇灌着1.5万亩有机稻田,滋润着每一颗米粒……
精心选址让大米赢在起跑线
翠草碧叶有机富硒大米是汉中大米的一次全面突围,历经3年的前期规划、战略实施、精心培育,全新升级的汉中大米终于迎来了隆重上市之时。经国家粮油监督检验中心认证产品、陕南原生态有机农业第一品牌,由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隆重推出的汉中大米,将成为西部有机大米的生产标杆。

翠草碧叶人精心呵护
为倾力打造“中国汉中有机富硒大米之乡”,建设大山深处现代农业原生态生产基地,配套开展农、牧、渔、手工艺品制作以及观光旅游等项目,3年来,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省、汉中市、南郑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完成了战略规划、土地流转及“公司+农户”的农场化经营模式,接近2万亩的山林地带成为有机富硒大米的实验田。使南郑县黄官镇何家沟迅速成为最原始、最安全、最健康有机大米示范区。

稻田鸭成群结队
何家沟73岁的老党支部书记蒋万耀对记者说:“何家沟群山环抱,树茂林丰,,三道沟,三道梁,呈簸箕形,是个聚宝盆。海拔最高900米,天旱不缺水,雨淋不怕涝,翠草碧叶的有机水稻田最宽处4公里,总长度8公里,是梯田式、顺沟形分布,像个世外桃源。由于种粮食收入有限,村民们大都出外打工了,地荒了好多年,草长得比人都高。翠草碧叶公司开发以后,村民们不出门就能领上工资,实在是太好了”。

收获在望
为了确保大米的质量,“翠草碧叶”没有急功近利地进行快速生产,他们首先对核心产区进行了精心选址,通过对区域生态的考察,发现黄官镇何家沟村地处深山,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原生态、最适合精耕细作的纯有机大米生产基地,经过相关权威部门及专家的检测,这块区域的环境、土质、大气、水源全部达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经过调查,这里的土壤肥力、理化性质和土质结构居于各类土壤之首,具有保肥性优势、越冬性优势、保种性优势、健康长寿富硒优势、生态性优势以及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等优势,腐殖质含量是黄土和红壤的5至10倍, 如此好的宝地让“翠草碧叶”最终把有机富硒大米产地选定在这里。

美女与稻花争风
此后,经过与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大营养学院等机构的农业专家、学者的共同规划,“翠草碧叶”又选择了最具市场潜力的稻种“天然有机稻种”。这两项选择就已决定了汉中大米在生产基因上高于其它产地的大米品质。

颗粒归仓
全程呵护让每一粒米安全健康
除了基因优越之外,“翠草碧叶”在大米的种植上也用尽了心思。他们把第一年全部用在土地平整、修理田间道路上,第二年进行了撒草、肥地、翻地、晾地等保养措施,这些措施全部是采用原生态的方式,为未来有机富硒大米的珍贵品质打好基础。第三年,也就是今年,开始正式种植富硒超有机大米。这一过程,恰好是国家对有机米种植严格认证的序曲。

文化同行
在国内同行业中,“翠草碧叶”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之所以这样说出自于几个方面个理由。首先,在无公害优质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上,“翠草碧叶”采用了国家推广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其二,聘请科技人员配制生物有机肥、选购优质稻田鸭进行驱虫;其三,革新改进大米加工工艺,引进推广无污染的大米精选加工设备;最后,采用优质大米包装技术研究成果,包装材料保证密封、防潮、无污染、无异味。这些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

翠草碧叶掌舵人——李治民
据了解“翠草碧叶”的产品能够确保好品质,不仅体现在产品研发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中,在管理方面也有突破和创新,“翠草碧叶”实行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销售,架起水稻种植户与公司、公司与市场销售的桥梁。通过项目创新,不但降低了稻米加工企业和水稻种植户的风险,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大米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