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走进汉中 产品展示 产品营销 有机养生 新闻动态 官方商城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
养生专题
招商动态
诚聘英才
行业动态
公司视频
有机资讯
 
公司新闻
 
记忆|模特走秀汉中水稻节 童年的记忆:那“汗滴禾下土”的岁月(组图)
来源: 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4/9/25  字号:

记忆|模特走秀汉中水稻节  童年的记忆:那“汗滴禾下土”的岁月(组图)

2014-09-25 视点阿东


走西汉高速前往汉中


9月22日,受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治民的邀请,我随网友严建设、老脸在上等从西安驱车前往汉中南郑县,参加“第二届水稻文化节暨首届汉中稻谷摄影大赛”活动。




到达汉中时已是深夜


当天下午,从西安出发时已近5点。因为西康高速遭遇塌方,很多车辆临时改道走西汉高速。但没想到的是,西汉高速又因为施工并线,车子停停走走地,原本只需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却走了将近5个小时。而到达汉中吃完晚饭并在酒店住下时却已过了凌晨零点。



汉中的热面皮和菜豆腐


第二天,一大早地就起来吃早餐。汉中那好吃又便宜的热面皮、菜豆腐和花生粥等,再次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随手拍了发微信,也引得诸多网友垂涎吐槽——看来有特色的小吃总是很受关注的。



南郑县黄官镇何家沟村


随后,大家乘车前往南郑。此前来汉中也多次了,而且也去过很多的旅游景点及各县、乡、村;在南郑还拍过油菜花。但这一次,我们要去的是南郑县黄官镇何家沟村,去参加在那里举办的“第二届水稻文化节暨首届汉中稻谷摄影大赛”。



走山路前往活动举办地


上午9点半,车子顺利抵达南郑县黄官镇何家沟村,然后大家开始步行前往活动举办地。不巧的是,当天正好下起了小雨,一路上都很泥泞湿滑。包括后来在田里拍摄,导致一双鞋子和裤脚都沾满了泥巴。


第二届水稻文化节暨首届汉中稻谷摄影大赛活动现场


此次水稻文化节和稻谷摄影大赛活动的举办地,就在何家沟万亩有机富硒水稻种植基地的田间地头。当天还有不少领导前来捧场,包括汉中市及南郑县等地的相关领导,以及汉中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们。启动仪式后,还进行了模特走秀和陕南民歌演唱等表演。



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治民在水稻节上致辞


据了解,陕西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南郑何家沟村种植的有机富硒水稻,富含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美容、保健等作用。2013年,在第二十届杨凌农高会上,“翠草碧叶”有机富硒大米曾获“后稷特別奖”。其专供高端人群,市场售价为每斤260元。



汉中南郑县黄官镇何家沟村万亩有机富硒水稻种植基地


炊烟升起,狗吠声声。何家沟村山清水秀,给人有一种远离喧嚣的原生态感觉。白雾弥漫,远山忽隐忽现,整个村子顿时又如进入了仙境。这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包括除了流水、鸟鸣、禽畜和耕作之外的声音,都很难再听到有其它的 “噪音”。空气清新氧分充足,在这种地方过男耕女织的生活是可以延年益寿的。



南郑县何家沟村村民在收割水稻


何家沟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看到村民在田间挥镰割水稻,以及听见打谷机的轰鸣声,还有何家沟那与自己家乡相近的生活环境,总是会触景生情。早些时候,家乡除了水稻还大面积地种植有甘蔗、玉米和红薯。但后来,随着农作物种植的调整,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导致农村劳力的减少,现如今也就剩下些水稻在继续耕种了。



何家沟村村民在用打谷机为水稻脱粒


根据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水稻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一般所谓的种“双季稻”是指早稻和晚稻,早稻收割时间在7月中下旬,晚稻为10月中下旬;中稻也就是所谓的一季稻则在9月中旬收割。



一位戴斗笠、穿蓑衣的村民在田间劳作


应该说,在水稻、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中,唯有水稻的种植是最费时和劳力的了。从培育秧苗,到插秧、管理、收割,再到把稻谷晒干变成大米,整个流程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期间要付出很多的艰辛。



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治民手捧稻谷充满丰收的喜悦


家乡的春季多雨,把田耕好并撒下种子后,种子或初长成的秧苗往往都会被雨水浸泡受损严重。因为要“靠天吃饭”,所以对父老乡亲来说,每年春节在门楣上贴个“风调雨顺”的春联以祈求“五谷丰登”显得意义非常。



小朋友在啃玉米


每当下雨,斗笠和蓑衣就成了农民劳作的必备用品,这也是当时就地取材所仅有的。厚厚的蓑衣披在身上,不仅遮雨还有保暖的作用。现如今,虽然有了雨披和雨伞,但很多家庭仍保留着以前的传统。



刚收割的稻谷


秧苗的长成需要一个月左右。种子长成秧苗后,拔秧要注意力度和方法,不能把根拔断了。而插秧时,还要注意间距和成一条直线,而且还不能插得太深或太浅……如今想起来这其中还真是有不少的“学问”。




前来参加水稻节及稻谷摄影大赛活动的模特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农夫和蛇”等等,其实我们所学的很多成语或典故都源自农村、农业和农民。还有彭丽媛每天在广播里被广泛传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都无不取材于农村。可以说,农村是一个可以进行文学、艺术等创作的好地方。




摄影师及记者在现场拍摄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小时候,捉泥鳅就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而等秧苗茁壮成长之时,晚上点个灯火到田野中去,就可以用叉子轻松地捕捉泥鳅了。




山清水秀的南郑县黄官镇何家沟村


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70天。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季节,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经过多次灌溉、除草、施肥及杀虫等工序后,秧苗长出了稻花并渐渐结成了稻穗。等水稻成熟时,原先还是绿油油的秧苗,顿时摇身一变成了“金灿灿”的一片。微风吹过,稻浪翻滚,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众模特在田间地头走秀


记忆中,在收割水稻的时候,起初家家户户用的都是一个大木桶。在木桶周边围起一排高高的竹席,把水稻割下后一把把地用力摔打,才能使稻穗最终脱粒变成稻谷。到后来,有了靠人踩踏才能驱动的木制打谷机,再后来又发展成了电动纯金属的。从此,收割水稻也就轻松和高效了许多。



摄影师在冒雨拍照


还在公社和生产队那时,干农活都是集体劳作,吃饭靠挣工分和那定额配给的粮票。那时候,能吃上一个红薯或玉米就是莫大的幸福。每当收割水稻时,小孩子们就跟在父母的屁股后面,在稻田里捡拾那遗落的稻穗,也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青春靓丽的模特


1973年,袁隆平率领团队研发了“杂交水稻”,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此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但直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实行包产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单干”,每家每户才分得“一亩三分地”,总算能比较轻松地吃上白米饭。那时家家户户还得通过粮站去交公粮,“万元户”也从此出现。




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师


因受地形地貌的限制,相比北方的“一马平川”,南方的田地面积都比较小、梯田多,而且一家的田往往都很分散。如此,管理自然都比较费力,很难实现全机械化耕作。



模特在雨中走秀


收割早稻的时候正好是在炎热的夏末初秋,于是起早贪黑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尽快把稻谷收完,大家往往都是中午顶着烈日在田间干活,真的是很辛苦。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而这些道理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完全理解。



歌手在活动现场献唱


南方的田地多在山区,不通公路也没有汽车可运输。把成熟的水稻脱粒后,装成一箩筐一箩筐的还要靠人挑才能运回家。数十年过去了,母亲赤脚走在滚烫及满是石子的山路上,用柔弱的双肩挑着一百多斤的稻谷回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何家沟村村委和支部所在地


脱粒后的稻草扎成一把一把的,绿的时候可以拿来喂鱼和喂牛。晒干了除了可以喂牛,还可以当柴火烧来做饭,以及用来搭建茅草房等。用几根竹子或木棍做个支架,然后在顶上、周边和地上都铺些稻草,就成了一个简易的茅草房,不仅可以防晒还能避雨,小时候在田里放鸭子时这是经常干的一件事情。



陕西翠草碧叶生态农业产业园入口处


稻谷挑回家后,还要倒在竹席上晒太阳;有钱人家就晒在专门铺设的水泥地上。要是遇上下雨,又得赶紧收起来,之后又倒出来晒。待稻谷晒干并用风车去除杂质后就可以进仓或打包了,然后再通过碾米机就可变成食用的大米。




云雾缭绕、风光秀丽的汉中南郑县


春夏秋冬,起早贪黑日晒雨淋地,种水稻绝对是一件很辛苦的农活。如今在城里出生的80及90后,如果不到农村去实地体验,是很难知晓自己每天吃的米饭是如何来的;当然更是无法了解农民田间耕作的艰辛……(文/摄影 视点阿东)



镜头走四方,娱眼观天下。本微信公众平台由知名网络写手视点阿东出品:以个性言论和独特的视角,为大众提供可增值的资讯阅读,其内容包括新闻、评论、影像、旅游、娱乐、美食等。更多精彩请百度视点阿东,并关注视点阿东之搜狐新闻自媒体,以及“@视点阿东之新浪、腾讯微博。约稿及合作推广请联系QQ781295867,邮箱adong360@163.com阅读不仅修身益智,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温馨提示:点击文本左上角“视点阿东”即可订阅;点击文本右上角之“...”可分享到朋友圈、发送给朋友和分享到腾讯微博等;点击文本左下角之“阅读原文”将为您呈现更多的精彩......

---*---*---此---*---*---广---*---*---告---*---*---位---*---*---招---*---*---租---*---*---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内容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荣誉证书 在线招商 加盟须知